虽然我国人口大国,老龄人口占比也不少,但就社会发展程度来看,社会大部资源分配都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的决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养老问题解决方向,从养老院政策的设计与实施,关系着养老问题能否顺利解决。因此,养老院政策的设计到政策执行众多环节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由于养老问题将长期存在,养老院问题成为目前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当前我国养老院政策存在的困境
1. 养老院政策制定缺乏宏观导向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养老政策创新缺乏方向,政策的出台几乎是为解决已经暴露出的养老问题,出台养老院政策只能单纯的就暴露出的问题进行补救。由于社会问题多表现出突发性,因此,这种“应对式”政策创新也表现得缺乏连贯性和整体性。从根本上说,就是政策的创新没有方向,缺乏宏观上的理念支撑。
我国养老院政策未来的发展路径
( 一 ) 参与主体多元化,构建新型养老院政策政策体系在养老政策创新活动中,民间自发成立形成养老相关社会自组织,再由政府授权委托来从事养老服务的相关事宜。社会自组织的参与能有效解决传统政策制定程序带来的问题。
第一,养老服务社会自组织在其建立之初的根本目的就是解决老问题。
第二,从服务资金的筹集来看,社会自组织的资金来源更广,在提供养老服务时,资源的整合利用至关重要。第
第三,社会自组织由受众自发形成,不具有政治色彩,整合各方利益,维持社会稳定,提高养老服务质量。
( 二 ) 借鉴西方发展经验,探索新型养老模式要认真分析我国本土养老政策发展的现状,掌握共性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个性,结合自身发展特点,汲取国外新型养老模式中适合我国国情的模式特点,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真正做到西方养老模式的中国化;之后,在各地区展开试点建设,设立养老模式创新试点,注重自身个性,探寻养老模式改革的新途径、新方法。
( 三 ) 完善配套制度建设,维护养老院政策有序发展合理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是解决好养老问题的重要环节。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事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建立健全老年人权益保护法规是保障养老政策健康发展最有效途径。西宁和睦认为,养老院政策制定应该回归到法治化的道路上来,从老年人权益的法制规范到养老设施建设的法律保障再到养老服务的法律规范化,形成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让养老政策制定有法可依,加强老年权益的保护和养老服务的实施监督,保证养老院政策的落到实处,营造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
上一篇: 关于各个档次养老院收费标准的参考
下一篇: 近几年来养老院政策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