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关注
西宁失能老人康复疗养院给你说说老人情绪和人格的变化特点
2019-11-13 16:37

日常生活中,老人们的情绪变化和人格变化都是存在着波动的,无论是黑天白天,都有情绪上的变化,西宁和睦的护理人员在日常的护理过程中可以感受到,所以西宁失能老人康复疗养院总结了一下老人情绪和人格的变化特点,分享给大家。

1、情绪的变化

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得失、荣辱、美丑、顺逆等各种情境,从而产生喜、怒、衰、乐、优、愤、憎等不同的情绪状态。

老年人的情绪变化特点

人生阅历的积累,使得老年人的情绪总体上趋于平稳,但是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西宁失能老人康复疗养院了解到,随着年龄增长,多数老年人喜静不喜动,害怕孤独和被别人嫌奔。他们一方面希望常常与家人在一起亲热相处,但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会拖累家人,给亲友带来麻烦和累赘。

同时,由于老年人会逐渐面临退休、子女逐新离开家、自己身体患病、配偶或亲友死亡等各类重大的生活事件。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些生活事件带来的变化,老年人容易出现抑郁、集虑,产生孤独感、无用感、自卑感等负面情绪。其中,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冲击力最大的是退休和丧偶。如果由此产生的负面情绪持续下去,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2、人格的变化

人格也称个性,指个体在适应社会生活的成长过程中,在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下,形成的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结构,包括气质、性格、自我调控等多个成分。气质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牌气、秉性,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行为举止中。西宁失能老人康复疗养院表示性格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同时也受个体生物学因素的影响。

老年人的人格变化特点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格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和环境的变化,人格也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老年人的人格既有稳定、连续的特点,也会由于生理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人生阅历等方面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西宁失能老人康复疗养院发现,有些老年人逐渐由外向转为内向,变得更加小心、谨慎,给人以固执、保守、自我为中心、爱猜疑、爱唠叨的印象。

同时,由于脑生理功能的衰退,大部分老年人在生活中常给人被动、退缩和迟级的印象,这是老年人一种主动的自我保护。进入老年期后,人的活动能力和生理机能逐新减退,老年人逐渐把有限的能量用在最有效的生存活动上,因此是一种适应性的变化。

老年人的人格类型可归纳为4种。

① 良好型:能正视衰老。生活满意度高,能适应新的生活。

② 御型:否认衰老,刻意追求过高的目标,并乐此不疲。

③ 动依赖型:惧怕衰老,强烈依和盼望得到别人的关怀和照顾,或对外界缺乏兴趣。

④整合不良型:无法适应新的生活,出现明显的心理问题,需要在家庭照料和组织帮助下才能生活。

以上就是西宁失能老人康复疗养院讲述的老人情绪和人格的变化特点,西宁康复疗养院以老人需求为中心,配备专业护理、康复、营养、心理、社工等专业人员,护理人员既关注老人身体状况,也提供心理慰藉,是不错的晚年选择。

上一篇: 西宁老年疗养院告诉你,老年人跌倒的现场如何处理

下一篇: 西宁卧床老人康复疗养院谈谈识别老年人的抑郁情绪及其原因


地址:西宁市城北区大堡子拥军路17号     电话:0971-8018899     15500772526     ©2019西宁市城北区和睦康养园     青ICP备19000446号

网站地图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