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 21 世纪后,有很多家庭出现了空巢老人的问题,即很多家庭都成了无子女陪伴生活,只剩老人独居生活的家庭,空巢家庭呈上升趋势,空巢家庭越来越多,西宁养老院了解到,空巢老人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和现状也受到了国家各个层面广泛重视,关爱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重视满足空巢老人的护理需求,关心提高空巢老人们的生活质量,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天西宁养老院说说空巢老年人会出现哪些心理健康状况。
空巢老人是指不与子女共同居住生活的老人,其中既包括失独老人,也包括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西宁养老院了解到,很多的空巢老人都是因为子女成家立业等原因而单独生活,使老人独守”空巢”。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发展,预计到 2040 年60 岁以上老年人将从 2017 年的 17.3% 增长到 28%,空巢家庭大量增加,这种现象的出现导致老年人群体中出现了越来越多不容忽视的心理问题,西宁养老院表示,空巢老人经历个人生命周期从中年期到老年期的转化,极易诱发各种身心问题。但在当前我国老年心理干预发展相对滞后,老年人获得心理服务尚需时日。
1.心情变化
老年人普遍存在“黄昏心理”和”自卑心理”, 西宁养老院了解到,部分老人变得容易激动,敏感多疑,可为小事而大发脾气,对周围事物总感到看不惯,表现发牢骚、埋怨,指责,对生活失去乐趣,有的变得郁郁寡欢,对未来丧失信心,部分老年人因为子女工作离开家庭、离开朋友到子女所在的城市生活或者丧偶等原因让生活环境产生了改变,得不到子女、亲朋好友的关爱,不良的情绪长期得不到疏泄而心情郁闷,逐步导致抑郁症状发生率增加,严重的甚至会引发老年痴呆。西宁养老院表示,在众多的老年人躯体问题当中普遍存在情绪障碍等心理问题。有资料显示,近4成的城乡老人有不同程度的“孤独感”,产生孤独的首要原因是独居无人做伴。目前全国老年性痴呆人口已达 500 万人,并且平均每年以 30 万人的速度增长。
2.记忆力下降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记忆力呈现下降的趋势,如随手放的物品转身就不知道把物品放在哪里了,经常要寻找手机、钥匙等小物件,昨天跟朋友一起出游,到了今天就想不起来昨天参加了什么活动,西宁养老院表示,精力和脑力不足,对空间概念和抽象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都减退,计算能力也会缓慢迟钝,容易出错,新的知识难以吸收,但下降的进度会随个体的差异产生不同变化,例如经常用脑的老年人记忆力就会比不经常用脑的老年人下降速度慢。
3.空巢综合症
习惯了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在子女成人出去独立生活之后,独处空屋通常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反应。空巢综合症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关爱。西宁养老院表示,空巢老人因为缺乏关爱,导致生命质量的低下。空巢综合症可导致抵抗力下降,内分泌、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功能的紊乱、失调和减退,使空巢老人面临着身体状况差、患病率高、行为不便等问题。西宁养老院告诉大家,问题一旦形成则很难治愈,且常伴有不可逆的并发症,需要终生治疗及护理,既损害了老年人的躯体健康,又影响了老年人的日常活动能力。
以上就是西宁和睦今天分享的内容。西宁养老院建议空巢老人可以通过娱乐、学习等方式来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这对老人来说很有好处。
上一篇: 西宁养老院带你了解老年人练太极拳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