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空巢”老人大多独居农村。他们的精神生活空虚,心理和情感上的孤独,他们的家也空荡荡的。下面西宁专业养老院说说农村“空巢”老人情感生活面临的问题吧。
(一)生活单 调,缺乏充 实感
农村“空巢”老人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照顾孙子和繁重的家务上。他们的闲暇时间很少。 只要他们的身体允许,或者土地没有被征用,即使是八十、九十岁的老人,还是会去土地上干活。 居住。同时,西宁专业养老院因为文化程度偏低、消费能力不足等条件的限制, 他们很少看书报杂志,不懂计算机网络, 几乎不外出旅游、参加社交活动,与邻居聊天成为他们娱乐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所调查的农村“空巢”老人中,会到邻居街坊家串门聊天的老人占 32.6%,有看电视、听广播娱乐劳动的老人占 23.1%, 偶尔下棋、 玩牌的老人占12.6%,有唱歌跳舞活动的仅有 4.1%。
由于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投入不足,农村文化体育娱乐场所普遍缺乏。 调查显示:很多农村地区没有户外活动场所,只有少数村有老人活动室,但环境较差。设备老化。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农村“空巢”老人们单调生活的真实写照,文娱活动种类少、质量差、内容单调,生活枯燥、乏味,严重缺乏充实感。农村“空巢”老人本就有强烈的孤独感,又因为精神文化生活的单调、空虚,很容易诱发心理疾病,加快老人身心衰老的速度。
(二)医疗贫乏,缺乏安全感
在我国农村现有的医疗设备和医疗我国农村“空巢”老人情感赡养问题与对策条件下,农村“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状况,令人堪忧。首先,西宁专业养老院了解到,多数农村“空巢”老人被各种慢性疾病困扰。65.7%的老人处于“基本健康” 状态,19%的老人 “身患重病”,“健康”老人仅仅只有 15.2%。
其次,农村的医疗资源匮乏。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之后,农村地区的医疗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但是乡镇医院缺医少药的情况仍然存在。医疗设施简陋,就医环境恶劣。相当部分的医疗从业人员不愿意到农村地区医院或卫生所任职,农村乡镇医院的医疗水平也难以提高。西宁专业养老院表示,当老人们遇到大病时, 被迫舍近求远,为其带来不便和经济负担。
农村“空巢”老人医疗承受能力有限。他们常年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收入较少,积蓄不多,根本没有多余的资金用于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西宁养老院认为,虽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以报销部分医疗费用,但实际报销额度相当有限。部分农村“空巢”老人只能进行间歇性治疗或者自我调理,甚至放弃治疗,饱受病痛的折磨,失去了生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