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关注
西宁专业养老院说说农村“空巢”老人情感生活面临的问题(上)
2021-07-05 17:58

随着我国社会开始步入转型期,农村的家庭生活方式、组织形式也随之改变,原有的复合家庭逐步被复合型大家庭取代并成为主流家庭组织形式;同时,城乡流动限制的放宽,促使大量的农村中青年外出务工、经商、学习,家中只剩老人和小孩。受此种种变化的影响,我国农村地区逐渐衍生出“空巢”家庭形态。西宁专业养老院表示,在农村,大量中青年外流,“空巢”家庭遍布农村地区。“空巢”老人们逐渐脱离劳动生产,又因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他们的生活十分单调、空虚,情感生活问题重重。

(一)老无所养,缺乏依存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逐渐下降,对他人帮助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脆弱性也越来越强。一方面,农村“空巢”老人大多患有慢性病,年老体弱,生活不能自理。在老年期后期,他们大多卧床不起,几乎丧失活动能力,对他人照顾的依赖日益增强。西宁专业养老院认为,家庭系统其他成员是他们唯一的依靠,然而,在快速地城镇化进程中,大量中青年逐步城市化,留下的老人失去了生活起居照顾的主体,只能依靠老伴或孙辈幼童照顾。

现实中,配偶也年老体弱,孙子还年轻,配偶和孙子本身也是潜在的照顾对象。他们根本无法为老年人提供可靠的日常护理。一旦老两口同时生病,就只有照顾了。可以互相看着叹息,甚至还要带病照顾年幼的孙辈。另一方面,老年人身患慢性疾病大多存在发病突然性,若突然发病时家中无人或抢救不及时,西宁专业养老院老人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两方面的因素,使得他们对自己的养老问题充满担忧。华中师范大学的“百村观察”项目调查结果显示:高达61.7的农村“空巢”老人担忧自己的养老问题。农村“空巢”老人因为老无所依,往往只能默默忍受病痛折磨,失去了生活的依存感。

(二)内心孤独,缺乏幸福感

由于家务劳动繁重、经济负担沉重、身体条件虚弱、娱乐资源匮乏、社交网络有限,农村“空巢”老人往往空虚、孤独,情感生活缺乏幸福感。首先,农村“空巢”老人普遍缺乏社会活动。西宁专业养老院老人参与社会活动,是老年人满足情感需求、提升幸福感的重要途径。然而,多数农村“空巢”老人因为经济拮据、身体虚弱、家务负担、社交网络有限等原因,他们很少愿意、有机会参加社会活动,他们的生活圈子囿于邻里、本村,情感无处宣泄、倾诉,孤独感强烈。

其次,农村“空巢”老人与子女、孙辈缺乏交流。农村“空巢”老人的子女常年打工经商,忙于事业。孙子们还在童年,年幼无知。子孙与老人交流的时间和频率都比较少。子孙很难感受、体会到老人的内心世界的孤独、期盼。同时,西宁养老院老人出于爱护子女的心态,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不愿意打扰子女工作,心中的苦楚、郁闷和对子女的思念无法表达,孤独感顿生。尤其是部分“空巢”老人在丧偶后,伤感、孤独的感觉更加严重,甚至会抑郁而终。

上一篇: 西宁专业养老院说说农村“空巢”老人情感生活面临的问题(下)

下一篇: 西宁专业养老院说说孤独是老年人消费的主要原因吗?


地址:西宁市城北区大堡子拥军路17号     电话:0971-8018899     15500772526     ©2019西宁市城北区和睦康养园     青ICP备19000446号

网站地图 | XML